十进制是什么?十进制的由来|发展|历史

十进制是我们最为熟悉且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进位制,使用了0到9的数字,每个数字在计数时的权值是10的幂。十进制中的每个数字都代表它在数值中的真实值。

十进制的由来:

十进制是由我们的手指头数出来的数字系统演变而来的,因为我们的手指头有10个,所以我们用10作为基数。这种数字系统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古代印度、古希腊、中国等地都使用了十进制系统。

在现代数学中,十进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金融、科学研究、统计学等。在计算机科学中,十进制常用于存储和处理实数和分数。

十进制的起源:

十进制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记数法,早在商代时期就已经采用。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使用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十三个数字,可以记数到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这种记数法在后世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一直被沿用和完善。十进制值制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最科学的记数法之一,对于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古巴比伦使用的是六十进制记数法,计算非常繁琐;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记数方法也都有不足之处。

在数学计算方面,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四则运算,到春秋战国时期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已相当完备。其中,出现于春秋时期的“九九歌”是先进的十进制记数法与简明的中国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杰作,一直延续至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十进制值制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十进制的历史:

据学者研究,中国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骨管以圆点表示数字,符合十进制思想。青海乐都县柳湾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骨片上的刻痕数量不超过十个,说明当时已有十进制和加法运算。商代甲骨文中已形成完整的十进制系统,甲骨文中的符号能够表示50至40000不同的数字。商代出土的象牙尺分为十寸,证明商代的十进制已应用于长度计量。周代金文继承了商代的十进制,出现了位值记数,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位值制。春秋战国时期,十进位制筹算记数已被严格执行,同时发明了九九表用于十进位制乘法、除法。

古埃及和印度早期的十进制并未具备位值概念,而希腊和印度的后期十进制则具备位值概念。出土于巴基斯坦的巴克沙利手稿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十进制系统,但其具体时间尚存在争议。

进制知识